腊八节习俗 腊八节的十个习俗

江湖先生 139 0

腊八节的主要习俗有:


喝腊八粥:


腊八粥的传统食材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和各种豆类。各地区所用材料不一。根据口味,还有甜、咸之分。


祭祀:


腊八本来就是祭祀的日子。敬神供佛,祈求与庆祝丰收,自然是其不变的主旋律。




另外,腊八节的风俗还有吃冰、泡制腊八蒜、制腊八豆腐、吃腊八面等。

关于腊八节的七个习俗

九种习俗



1、腊八,喝腊八粥

每年腊月初八是中国的腊八节。

相传腊八节源于佛教,僧侣以五谷、果实煮成腊八粥,赠送给门徒。

后来传入中国,腊八节开始成为祭祀祖先、祭祀五谷之神的节日。

腊八节喝一碗腊八粥,祝愿自己新年“八方来财,万事‘粥’到”。



2、腊月十五,祭玉帝,祈平安

十五月圆,代表着圆满。

腊月十五是一年的结束,在这一天,民间习俗是“祭玉帝,祈平安”。

过去的人们要在这一天写一封“平安文书”。

向玉皇大帝表达祈求平安的愿望。

无论今年如何,惟愿明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3、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灶王爷上天

每年腊月二十三又称之为小年,是祭祀灶王爷的日子。

传说灶王爷在这一天要上天禀告玉帝一家人的善恶,除夕夜回来,赏善罚恶,赐福降灾。

所以人们在这一天,会拿糖瓜粘上灶王爷的嘴,希望他可以多说些好话。



4、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腊月二十四是年底大扫除的日子。

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

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庭院,清洗器具、拆洗被褥,疏浚沟渠。

把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快乐地迎接新春来临。



5、腊月二十五,接玉皇

灶神上天之后,玉皇大帝会亲自下界视察人间善恶,判定来年祸福。

所以这一天,家家户户祭祀祈福,称之为“接玉皇”。

说话做事都格外小心,以博取玉皇欢心,希望可以降福来年。

6、腊月二十六,打牙祭

古代每月要两次祭祀土地公公,称之为“牙祭”。

腊月二十六是一年中最后一次打牙祭,所以又称之为“尾牙节”。

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一次。

过去人们平时很少能沾荤腥,所以又把这个能吃到肉的日子称为“打牙祭”。



7、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

民谣说“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

一方面是准备过年的主食,另一方面是贴春联和窗花。

贴春联的习俗起源于古代的桃符。

古人认为有辟邪驱疫的作用。



8、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这一天是小除夕,一家人要在户外焚香别岁。

同时也要上坟请祖,摆好牌位和贡品,祭祀祖先。



9、大年三十,除夕守岁

大年三十这天,是一年新旧交替的日子。

在这一天,人们包饺子、守岁、放爆竹,迎接新春。

一家人一起吃团圆饭,祝愿来年幸福安康。

五种禁忌



1、宁吃过头饭,不说过头话

俗语说:“大年三十死了驴,不好也得说好”。

祭祀之月,最忌讳的是嘴巴不吉利。

说话中不允许带死,饿,累,傻,等字眼,要多说平安、福气的好词。

年三十煮饺子,煮碎了不能说碎了,破了,得乐呵呵地说:“挣了”。

打破碗碟,要赶紧说“岁岁平安”。

各路神仙全都在家,多说吉利话,没准能一语成谶。



2、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债不过年”的说法。

到年底了,大家都不容易,能不欠债,就不要欠债。

欠债的不易,债主也不易。

团团圆圆的日子里,彼此两清,才能轻轻松松地进入新的一年。



3、家和万事兴,腊月千万别吵架

古人说:腊月别吵架,一吵吵三年。

家和万事兴,两口子如果在腊月里都收不住口,将来的日子肯定不会好过。



4、腊月搬家动土

祭祀之月,供奉各路神仙。

如果你突然搬家,会让他们迷路,找不到回家的方向。

他们要是发了脾气,这一年也就不会太顺。

所以古代有腊月搬家穷一年的说法。



5、年三十扫地,不要往外扔垃圾

从年三十开始,家里就不要往外扔垃圾了。

这一天家里的尘土都是祖先带来会的运气和福气,一定不要往外扫。

垃圾也是财富,往外倒垃圾就是倒掉自己的财气。

直到初二晚上祭了财神,夜里送了神以后,初三早上才能扫地,把垃圾清理掉。

腊八节的风俗及寓意

腊八节是我国最具有传统色彩的节日之一,传统习俗是祭祀,传承下来更多的是食俗,尽管各地食俗不同,比如有吃腊八面的,有吃腊八豆的,还有吃冰的,也有吃腊八饭的,不过,腊八粥和腊八蒜却最具传统的食物,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成,常言道:腊八一碗粥,明年好兆头。而腊八蒜讲究的是腊八腌制,除夕启封,和饺子是绝配,有算财的美好寓意,所以,明日腊八,无论有钱没钱,传统2样别忘记,寓意吉祥好运又一年。

腊八节介绍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这是民间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

腊:是岁終之月,称腊,腊八一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称腊日。相传腊八节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

腊八本为佛教之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这一天,我们当地的民俗要喝腊八粥,腊八粥是用玉米的颗粒经过脱皮后再和大豆、四季豆、颗粒比较大的豆子煮在一起,煮熟后,再把肉丁、豆腐丁、胡萝卜丁、白萝卜丁、香菜、蒜苗加上调料在锅里炒熟后和煮熟的豆子搅拌在一起,再加上些调料使味道适中,这就成了腊八粥。

腊八节这天早上,邻居们,亲友们,都用碗端着腊八粥互相递送,你尝尝我家做的,我尝尝你家做的,相互品尝。街道上,巷子里,人来人往,熙熙嚷嚷,喜气洋洋,可热闹啦!有了要过年的气氛。这一天,人们还说:“过一腊八,长一叉把”,也就是过了腊八节白天的时间渐渐的长了,而黒夜的时间渐渐的短了。腊八节,我们当地不但喝了腊八粥,还有祭祖、祈求神灵保来年丰收吉祥的习俗。人们喝了腊八粥,意味着春节即将到来,要过大年啦!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