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昆明湖 颐和园昆明湖下有什么

江湖网 1.2K 0

颐和园昆明湖下有琉璃壁。
原因解释:颐和园昆明湖的传说中有一壁琉璃制成,可以让它听到水声,此外还有一种传说为“琉璃池”,但常规的昆明湖的墙壁都是用青石砌成。
颐和园昆明湖是中国现存大型古代皇家园林之一,它的特点是建筑园林相融合,昆明湖是其中的重要景点之一,面积达58万平方米,整个园林建筑在它的围绕下更加璀璨夺目。

颐和园昆明湖是人工湖吗

它是一个半天然、半人工湖,原先这里是西山山麓的一块扇形地的前缘,许许多多的泉水在这里汇集,形成了一块沼泽低地。公元1153年,金定都燕京后,金主完颜亮看中这块风水宝地,把这里的山叫做金山,还建起了自己的行宫。到金章宗时,更从西面的玉泉山引泉水注入金山脚下,使原本的沼泽低地成为了一处储水地,称作金水河,这就是今日昆明湖的前身。

昆明湖的外貌

昆明湖,位于颐和园内,北依万寿山,南向平野。昆明湖以西堤及支堤相隔分为东湖、西北湖和西南湖,建国初期,总水面面积为204.9万平方米,其中东湖最大为125.8万平方米;西北湖(团城湖)水面积最小为35.4万平方米;西南湖水面积为43.7万平方米。东湖湖底最深处标高为47.5米,大部分湖底标高为48.5米,其它两湖湖底标高则在49~49.5米之间。

21世纪初时,总面积为212万平方米。其中,东湖为132.9万平方米,西北湖(团城湖)为35.4万平方米,西南湖为43.7万平方米。

颐和园昆明湖的传说30字

颐和园的万寿山古时叫瓮山,昆明湖叫瓮山泊。

昆明湖是一个半天然、半人工湖.原先这里是西山山麓拱积扇前缘由泉水汇集成的一块沼泽低地。公元1153 年, 金定都燕京 (改称中都) 后, 金主完颜亮看中这块凤水宝地, 就在此建造金山行宫.到金章宗时, 更从西面的玉泉山引泉水注金山脚下, 使它成为一处贮水地, 称金水河.这就是今日昆明湖的前身。到元代, 为增大金水河水量以供应京都漕运之需, 水利学家郭守敬导引昌平县白浮村的泉水和玉泉山的泉水入泊.当时金山改称瓮山, 湖泊就改名瓮山泊, 水面比原先扩大。明代, 白浮村泉水渠道 (白浮堰) 失修, 水源枯竭, 瓮山泊面积缩小。清代乾隆时凿深了瓮山泊并加以扩充, 成为面积比明代时扩大两倍的巨浸, 始名昆明湖。这一命名, 是乾隆帝采用的汉武帝在长安都城凿昆明池操练水师的典故.此名沿用至今。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