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笄是指多少岁 “总角、垂髫、及笄、豆蔻、弱冠”各指多少岁啊

江湖网 112 0

总角指的是八岁到十四岁,古代儿童将头发分成两半,在头顶上各扎成一个结,样子像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垂髫指的是三四岁到八九岁,古代童子不戴帽子,所以头发下垂。

及笄指的是十五周岁,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意思就是到达法定结婚年龄的女子,古代的女子十五周岁就出嫁了。

豆蔻指的是十三四岁,豆蔻年华。

弱冠指的是二十岁的男子,由于已经成年,但是体格比较差,还比较年少,所以称为“弱冠”。不能用于女子,男子要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成为英雄,为国家出一份力。

及冠和及笄是多少岁

及冠:指的是男子年满20岁,举行“及冠”之礼,表示是成年人了,可以取“字”。如李白,字太白,“字”也称为“表字”,一般是比较要好的兄弟之间才会称呼的。(比如《知否》里盛长柏跟顾廷烨之间,就是互称对方的字。长柏是则诚,顾廷烨是仲怀)


及笄:指女子满15周岁结发,笄是簪子的一种,“及笄之年”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到了这个年纪,家里人就开始张罗着女儿嫁人的事情了,相看人家之类的。

及笄指女子多少岁

1、在古代,及笄指的是女子满十五周岁的时候,同时,也可以将及笄视为古代女子成年的一个分水岭,女子过了及笄之年就可以结婚生子了。及笄一词最早出自于《礼记》之中,及笄中的“笄”字指的就是女子的发簪,及笄也可以理解为插发簪,而过了及笄之年的女子,在外形上也会有很大的改变。


2、古代男子和女子的成年时间各不相同,女子十五岁就可以成年嫁人了,而男子需要等到二十岁才算成年。古代女子成年被称为及笄之年,而男子成年则被称为弱冠之年。


3、及笄之年,简单的可以理解为女子到了可以插簪子,打扮自己的年纪了,及笄之年对于古代女子来说,是少女到女人的蜕变。而过了及笄之年的女子,她的家里人就开始着手张罗她的婚事了。及笄就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十八岁一样,不过及笄只是被用来特指女子的年龄,而不能用来形容男子。

女孩及笄是什么意思

及笄之年的意思就是15岁女孩的代称。

及笄,指女子可以盘发插替的年龄,一十五岁光景。笄,替子,以答结发如成人,相当于男子之冠礼。古代女子已许婚者十五而替,三十而嫁;未许婚者,二十则笄。古时女子一般十五岁许婚,结发上替。《礼记·内则》日:“女子十五有年而笄。”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

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说文》日:“答,首笄也。”是笄与答为同义词,古时男女通用,后来分称男子系发穿冠之物为答,女子固髻之物为笄,因而称女子初结发成髻之时为及笄。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