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 元夕古诗解析

江湖先生 73 0

解析:

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青玉案·元夕》为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全词采用对比手法,上片极写花灯耀眼、乐声盈耳的元夕盛况,下片着意描写主人公在好女如云之中寻觅一位立于灯火零落处的孤高女子,构思精妙,语言精致,含蓄婉转,余味无穷.

元夕苏轼

嘉祐癸卯上元夜,来观王维摩诘笔。时夜已阑,残灯耿然,画僧踽踽欲动,恍然久之。

元宵节只能从众看灯?正在凤翔府做着基层官员的有志青年苏轼说:当然不是!可以玩得更有文化内涵嘛!

于是,大家都在围观元宵灯火,苏轼却独自一人,跑到府衙东院欣赏壁画。

这幅壁画可不一般,出自唐代大诗人王维之手。苏轼在壁画后写了短短一段题跋,记下自己的观画感受:夜色已阑,灯光摇曳之中,壁画上的僧人仿佛在慢慢活动肢体,让人恍惚迷失在生动的艺术世界里。

元夕王安石

是《元日》,不是元夕。原诗句如下: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它是以除旧迎新来比喻和歌颂新法的胜利推行。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其中含也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元夕,是什么意思

元夕一般指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