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戏 淮海戏和淮剧有什么区别之间又有什么联系是包含被包含关系么

江湖先生 104 0

两者都是江苏地方剧种 淮海戏旧称“淮海小戏”,是江苏省地方剧种。

淮海戏流行于江苏省北部的连云港市、宿迁市的大部分乡镇和淮安、盐城两市北部县区的部分乡镇。

源出于海州、沭阳、灌云一带流行的“拉魂腔”,因以三弦伴奏,又称“三括调”。

早期是沿门说唱民间故事的“门头词”,清道光十年(1830)后,艺人自由结班发展为打地摊演出小戏。

清光绪六年(1880)后,曾与徽剧、京剧等先后搭班合演,吸收了剧目,革新了唱腔,丰富了表演。

光绪二十六年(1900)后,舞台上出现了女艺人,艺术上也有了新的发展。

1940年,中国共产党建立淮海地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先后组织了“艺人救国会”及“实验小组”,编演《柴米河畔》、《三星路》、《反内战》等现代戏。

1947年成立了大众淮海剧团,从此,小戏正式搬上舞台演出,并定名为“淮海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沭阳、灌云、泗阳、淮阴、涟水、宿迁、响水、滨海、灌南及连云港等十多个淮海剧团相继成立,1956年大众淮海剧团改名为江苏省淮海剧团,淮海戏以沭阳、泗阳一带的方言为标准音,传统剧目有《樊梨花》、《皮秀英四告》等32大本和《骂鸡》、《催租》等64单出。

现代戏有、《葵花路》《孙明芝》、《月牙楼》等。

淮海戏唱腔明快豪爽,乡土气息浓厚,以板式唱腔为主,男女同弦异调,伴奏乐器以三弦、高胡、竹笛、唢呐为主。

淮海戏深受群众喜爱。

淮剧,又名江淮戏,流行于江苏、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

淮剧语言是以今 建湖县 的方言为基调,经过戏曲化而形成的一种舞台语言。

清代中叶,在江苏盐阜(盐城和阜宁)、清淮宝(淮安和宝应)一带流行着一种由家民号子和田歌雷雷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仅以竹板击节。

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称为江北小戏。

之后,又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淮剧。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是淮海戏活跃和辉煌时期,自90年代开始,由于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的普及,特别是港台及西方文化的冲击,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日益多元化,对淮海戏的兴趣也逐渐淡泊,尤其在年轻人中少有听众。

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人们忙于生产经营,生活节奏加快,听众越来越少,年老的艺人难以继续演唱,年轻艺人纷纷改行,出现后继乏人、濒临灭亡的危险。

目前,淮海戏已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抢救和保护承载着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淮海戏,对研究、传承和发展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各淮海剧团创立了不少反映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成果、文明新事的现代淮海戏,在观众中产生很大影响。

淮海戏的中华文化特征

淮海戏是淮海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戏曲种类之一,属于中国地方戏曲的范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淮海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认知价值。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也深受当地人们群众的喜爱。文章详细追溯淮海戏的历史起源及发展历程,在描写其发展历程中肯定了一代一代的淮海人对于淮海戏发展所做的努力。

淮海戏名家吴玲出生于何县,何镇,个人简历

吴玲,艺名小海鸽,1961年出生于江苏灌云县, 1978年进江苏省淮海剧团工作。中央党校本科毕业,国家一级演员,淮安市政协委员,中国剧协、江苏省剧协、江苏省音协会员,淮安市剧协理事,淮安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淮安市劳动模范,并被淮安市委市政府记二等功一次,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淮安市“533英才工程”首批领军人才培养对象人选。主攻青衣,擅演花旦、刀马旦、小生等。因扮相秀丽,嗓音甜美,勤奋好学,深得淮海戏名家杨秀英的赏识,并与1984年正式拜杨秀英为师。她向老师学的开门戏是淮海戏优秀传统戏《皮秀英四告》。该剧在戏剧舞台上演绎了半个多世纪,显示它久演不衰的艺术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单就该剧大段大段高难度的唱腔,对一个青年演员来说,就是一道很难逾越的“坎”。吴玲不但继承了杨派(杨秀英)的委婉、细腻、甜润的特色,并大胆、科学的吸收了谷派(谷广发)的洒脱、豪放和范派(范珍美)的清新、亮丽、纯厚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唱腔风格,也正因为她在该剧中扮演“皮秀英”的出色表演,在中国(枣庄)柳琴戏艺术周暨柳琴戏论坛荣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金奖”,个人获优秀表演奖,并荣幸的获得了第二十一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她历史性地站在了白玉兰奖的最高领奖台。在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她创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无论古装戏《樊梨花点兵》《三拜堂》《碧玉桃花》还是现代戏《豆腐宴》《小镇有口甜水井》《赶集》等,不但在广大观众心中深深扎根,还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扬,这些节目先后在省、市调会演中,多次荣获优秀剧目奖、优秀表演奖和“五个一工程”奖。近三十年来共获得市政府级以上奖四十多项。《樊梨花点兵》《赶集》等剧由中央电视台、江苏省电视台拍摄,作为对外交流节目进行播出,中央电视台11频道《名家名段》栏目作个人专题介绍。2010年还随市政府代表团赴台湾演出,深受海外侨胞的喜爱。三十多年来的舞台磨砺,不仅成就了她的艺术,而且还成就了她在淮海戏旦角行当的突出地位。她戏路很宽,无论是现代戏,还是古装戏,她都能够表现得那样色彩纷呈,精彩传神,深邃透彻,意味隽永。这完全得益于她拥有的一颗感受力极强的心灵和充沛的创造激情。一个演员要有在心灵里长期孕育人物形象的文化自觉,她的心灵呈现在创作中必然走上“一片生机”。2010年,凭借省淮海剧团根据淮海戏传统戏改编的新版《皮秀英》中饰演皮秀英一角,吴玲摘得第2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主角奖,实现了淮海戏---这一在苏北淮海大地上成长起来的乡土剧种在白玉兰奖项上零的突破,也为吴玲的淮海戏艺术生涯开创了一片新的天地。(摘自《吴玲艺术简介》)

三弦定调最佳方法

三弦有很多定音法,一般三弦使用硬中弦和软中弦定音,硬中弦的中弦与李里弦定为5度关系,外弦与里弦定为八度关系,软中弦的中弦与里弦定为四度关系,外弦与里弦定为八度关系,三弦的音域一般为三个八度,他的音色清脆,明亮而浑厚,发出的音量大。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