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古诗十首值得欣赏。
首先,谷雨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天的深入,许多古代文人墨客都留下了谷雨的诗作。
以下是一些值得欣赏的谷雨古诗及其韵味:
1. 《谷雨闲居》(苏轼):写出了春雨过后的宁静和舒适。
2. 《谷雨》(杜甫):以谷雨为切入点,揭示了社会动荡和农民的疾苦。
3. 《谷雨即事》(陆游):赞扬了谷雨的好处和田园之美。
4. 《谷雨杂记》(刘向):以科学的观察和描写,记录了一些在谷雨时节发生的自然现象。
5. 《谷雨访友》(范成大):融入了友情的元素,传递了温暖和感动。
6. 《谷雨观柳》(王之涣):借着谷雨的清新气息,写出了柳树的柔弱和可爱。
7. 《谷雨夜泊》(张继):在暮色深沉的谷雨夜里,写出了孤独和思念。
8. 《上元谷雨》(陆龟蒙):赞美了谷雨是春天的重要节点,让人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回归和繁荣。
9. 《谷雨观花》(郭茂倩):通过对春花的赏析,传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美好的追求。
10. 《南歌子谷雨》(杜牧):以故国的离别为切入点,写出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人情的理解。
这些作品各有风味,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谷雨刘禹锡诗句
谷雨
【唐代】刘禹锡
分阴当爱惜,迟景好逢迎。
林野熏风起,楼台谷雨晴。
译文
每分光阴定当要加倍爱惜,迟暮的晚景同样适合来逢迎踏赏。
在荒林山野间,和暖的东南风已经吹起;在楼阁亭台前,美好的谷雨时节迎来了晴朗的天气。
注释
迟景:指傍晚的日光。林野:树木丛生的山野。熏风:和暖的南风或东南风。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谷雨诗。
刘禹锡是豪放派诗人,有“诗豪”之称。与“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一样,这首谷雨诗一改传统伤春之主题,转而昂扬向上,充满了爱惜光阴,热爱当下的美好情感。
“分阴当爱惜,迟景好逢迎。”这两句是说,每分光阴定当要加倍爱惜,迟暮的晚景同样适合来逢迎踏赏。这是写“谷雨之时节”。谷雨时节一到,已属暮春的尾巴。在春天即将过去之际,诗人觉得我们应该更加珍惜最后的春光,切不可伤春感时,而错过欣赏迟景。
春光虽短,仍要爱惜;晚景虽迟,仍要逢迎,这才是人生该有的态度,任何时候都要坦然面对,乐观生活,拥抱生活。
“林野熏风起,楼台谷雨晴。”这两句是说,在荒林山野间,和暖的东南风已经吹起;在楼阁亭台前,美好的谷雨时节迎来了晴朗的天气。“林野熏风起,楼台谷雨晴”,这两句与孟浩然《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诗句,“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极其相似,只是将“樵风”改成喻示夏天将至的“熏风”,将“春迎”改成表现空间位置的“楼台”。
为什么要爱光阴,爱迟景?因为林间那悠悠的东南风如此醉人,因为楼台前那一抹夕阳的余晖如此美丽。杜牧名句“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之豪放想必正是脱胎于此。
这首五绝,语短情长,短短20个字,就将谷雨之可爱,之清丽,之晴朗表现出来,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豪迈乐观的精神。
谷雨七言绝句
是指七言诗体的谷雨主题绝句,而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其中一个,它标志着春季进入到了后期,天气变得更加温暖,大地开始生机勃发。
通常以描写自然景色、抒发思乡之情等为主题,具有浓郁的春季气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歌精品之一。
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
从历史上来看,中国古代诗词的发展就与节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诗人们常常以节气为灵感源泉,通过对大自然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写出了诸多经典之作。
因此,研究和传承等节气文化对于弘扬中国文化传统、推进文化创新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谷雨的词
是“时雨”。
因为谷雨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4月19日或20日,此时正是春季转夏季的交界,雨水逐渐增多,但还没有进入梅雨季节,所以又称为“时雨”。
在诗词里,谷雨和时雨经常被用来表现春季的气息和情境,形象地描绘出大自然的变化和万物复苏。
评论列表